环境检查:
温湿度:确保实验室温度在20°C ±2°C范围内,湿度符合要求。这是保证测量精度的生命线。
振动:检查设备周围无强烈振动源(如冲压设备、频繁开关的门)。
气压:检查气源压力是否达到设备要求(通常为0.4-0.5 MPa),空气是否干燥清洁。
设备开机与预热:
打开总电源和测量机电源。
必须进行预热:设备通电后,通常需要预热15-30分钟(参考手册),让测量系统稳定。精密测量前,最好让机器空运行一段时间。
工件准备:
清洁:将工件清洗干净,特别是待测部位,不能有油污、碎屑。
恒温:将工件放在测量室内足够长的时间(通常数小时),使其与测量室温度一致,减少热胀冷缩误差。
装夹:使用合适的夹具(如磁力表座、虎钳、专用工装)将工件稳定、可靠地固定在工作台上。装夹力要适中,避免工件变形。
操作主要通过在电脑上运行测量软件(如MCOSMOS)来完成。
这是每班开机后最重要、必须做的第一步!
目的:告诉机器测针(红宝石球)的准确直径和位置,补偿误差。
过程:
在软件中选择“测头校验"功能。
选择标准球(已知精确直径和位置)。
手动或自动用测针的不同角度和位置去触碰标准球(通常每个角度需要测3-5点)。
软件会自动计算并保存每个测头角度的补偿值。
这是测量程序的灵魂。 目的是将机器的坐标系和工件的坐标系对齐。
通常分两步:
手动粗建系:使用“3-2-1"法手动采集特征建立初始坐标系。
找正 (3点):测量一个平面(如工件的底面),至少3点,确定Z轴的方向和原点。
旋转 (2点):测量一条直线(如工件的长边),至少2点,确定X轴的方向。
原点 (1点):测量一个点(如一个角点),设定为坐标原点(0,0,0)。
自动精建系(在程序中使用):在粗建系的基础上,运行程序自动更精确地测量这些特征,重新计算坐标系。
根据图纸要求,测量工件的各种几何特征。
基本几何元素:如平面、直线、圆、圆柱、圆锥、球体等。
测量方式:
自动测量:对于规则特征,软件可以控制机器自动进行扫描或打点测量。
手动测量:操作员使用操纵盒(Joystick)手动控制测头触碰工件测量。此模式需极度小心,以防碰撞。
测量完基本特征后,进行更复杂的计算和评价。
构造特征:例如,通过两个圆构造其中线,通过几个点构造一个理论平面等。
形位公差评价:根据图纸要求,评价工件的:
尺寸公差:如直径、长度是否合格。
形位公差:如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形状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位置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公差)。
生成清晰易懂的测量报告。
报告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现,包含实测值、名义值、偏差、公差和判定结果(OK/NG)。
可以附带图形化的示意图,直观显示误差位置。
清洁:清洁工作台和测头。
归位:将Z轴移动到安全高度,并将测头移动到工作台后方中间位置,方便下次使用。
关机:按照手册顺序关闭软件和机器电源(通常先关机器,再关气源,最后关总电)。
防碰撞!防碰撞!防碰撞! 这是最高原则。碰撞会损坏昂贵的测头和导轨。
手动操作时,速度要慢,时刻注意测头移动路径。
在程序自动运行初期,手应放在操纵盒的急停按钮上,随时准备停止。
轻拿轻放:工件和测头都非常精密,避免任何磕碰。
急停按钮:务必熟悉操纵盒和软件界面上的急停按钮的位置,遇到紧急情况立即按下。
操作三坐标的流程可以简化为:
开机预热 → 校验测头 → 安装工件 → (手动)建立坐标系 → (自动)执行测量程序 → 分析数据/输出报告 → 清洁关机。
要想真正学会操作,请您务必:
找到您设备对应的 Mitutoyo MCOSMOS(或其他版本)软件的用户手册。
申请参加由三丰或您公司内部专家组织的正式培训,并从简单的测量任务开始练习。
希望这个概述能帮助您对三丰三坐标的操作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